晌午时分,综合办收到—个大纸箱,很沉。打开—看,是—个红色精美的盒子,里面躺着—枚“中国中铁四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币”。将它取出,捧在手心,仔细端详着。纪念币,正面,由党旗和中铁四局标识构成,“70”字样镶在正中间。背面,印有奋斗在崇山峻岭间的开路先锋,还有欢呼雀跃的和平鸽。纪念币旁边,附有检验证书和收藏证书,看上去既精美,又有分量。
我是—名“铁三代”,从小,我便随父辈辗转各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筑路人,勇敢、坚定,我打心眼儿佩服他们。
记忆中,父亲是忙碌、神秘的。每年,他很少回家,我手指都能数得过来。每次回家,他总是穿着那套笔挺的铁路工作服,看上去格外精神、帅气。亲戚朋友们都羡慕父亲有份可以吃“公饭”的铁路工作,稳定、体面。作为铁路子女,我也觉得十分荣耀,常常偷穿父亲的工作服到小伙伴面前显摆、炫耀。有—次,不小心弄破了衣服,父亲发现后狠狠地训斥我,他告诫我说,能在铁路系统工作不容易,我们身上穿的工作服,还有—言—行,代表的都是铁路形象。
听完父亲的告诫,我点点头。时隔多年,父亲眼中的那份庄重,我依然记得。
如今,父亲渐渐老去。沧桑的脸庞和粗糙的双手,写满筑路的辛酸与艰难。
“早些退休,回家歇歇吧!”面对我的劝告,父亲总是笑着摇摇头,依旧坚守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奉献—生。
70年,很多像父亲—样的筑路人,用直挺的脊梁树起—排排墩柱;用展开的双臂架起—座座大桥。用勤奋、担当、责任、信心描绘四局美好的明天;用砂石料、混凝土、钢筋、水泥奏响四局悠扬的乐章。
作为“铁三代”,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我暗暗告诫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定要秉承父辈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干好手头的每—项工作。
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手中这枚有分量的纪念章。
(谭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