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铁四局2021年第一次万众创新(技术类)成果
完成单位:一公司
滁宁城际铁路二期工程二标段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本标段共有现浇简支梁173孔,最大孔径为40米,桥面宽度为11.6米。该桥位于城市主干道的中央绿化带或侧分带上,现浇梁采用贝雷架+钢管柱支架体系施工。
贝雷架整体拆除工艺是借鉴箱式电梯下落原理,在电梯上方设置牵引器,牵引器与电梯箱室间采用钢丝绳连接,通过控制器对牵引器下达指令,牵引器下放钢丝绳,促成电梯整体平缓下落。利用该原理,将电梯厢室替换成整体式贝雷架,通过牵引力、贝雷架稳定性等方面的理论验算,设置合适数量的牵引装置和锚固系统,利用牵引器、连接器、控制器三个设备协同运行,实现贝雷架整体缓慢下落。
隧道开挖与钢拱架安装一体化作业台架
完成单位:七分公司
新建莱西至荣成铁路ZQSG-2标5座隧道,共长13693延米。其中Ⅳ、Ⅴ级围岩7996米,初期支护全部采用型钢钢拱架锚喷支护。
中铁四局七分公司在隧道钢拱架施工中采用“开挖台架+钢拱架安装机组合”模式代替传统人工钢架安装施工作业,其创新点表现在:一是将隧道开挖作业台架与钢拱架安装机一体化设计,开挖台架作为拱架安装机的设备底座,既能实现隧道开挖钻爆作业又能实现拱架安装作业施工。二是拱架安装机具备拱架起吊功能、举升功能,可沿开挖作业台架纵向移动,可全方位调整拱架精确定位。三是拱架安装机整机体积小、重量轻,根据不同的开挖断面安装在相应的开挖台架上,适应性强。
市域铁路桥梁施工十项工装创新与应用
完成单位:二公司
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土建工程SG8标段。起讫里程DK82+919.0至DK88+843.5、RARDK0+493.41至RARDK1+447.21,标段全长6.993公里,全部为高架线,为三站三区间及瑞安车辆段出入场线桥梁:塘下站至清泉站区间、清泉站、清泉站至汀田站区间、汀田站、汀田站至莘塍站区间、莘塍站、瑞安车辆段出入场线桥梁。
中铁四局二公司坚持“以工装保工艺”的理念,其市域铁路桥梁施工十项工装创新与应用主要创新成果体现在10个方面,即桩基垂直度监测装置,预埋螺栓定位卡具,组合拼装式支架立柱体系,可调节式支架抱墩,移动式贝雷梁节点竖向加强撑架,定型贝雷梁型钢固定卡具,箱梁整体钢内模,可拼装式梁端安全作业平台,千斤顶同步安全落梁工装,桥梁遮板挂设工装。
房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提升成套工装
完成单位:建筑公司
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打造精品工程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质量通病一直是行业内的共性痛点,避免质量通病、提升质量标准是行业研究的热点。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通过对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实践和研究,形成后浇带支撑、楼板厚度控制、结构降板模板固定、剪力墙竖向接头模板加固成套工装,有效避免了后浇带位置梁板结构开裂和回顶,替代了支架搭设,提升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了混凝土楼面平整度,避免找平施工;提升了楼板降板区混凝土成型质量,有效减少了楼板降板处模板错台;提升了剪力墙接茬处混凝土质量,减少了该处接茬错台、漏浆等质量通病。目前4项工装及技术已在中铁四局总部大院北区危旧房拆迁改造工程、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职工住宅小区、淮南香樟苑六期等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有效提升了房建工程混凝土质量。
钢平台塔吊基础在软基或河道中桥梁工程的应用
完成单位:四公司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J012-3S203东津渡大桥位于东淝河上,连续梁主墩处设置塔吊,塔吊基础采用钢平台塔吊基础,钢平台塔吊基础可将塔吊设置软基或河道中,将塔吊基础底标高抬升至原始场地或水面标高以上,无需土方开挖,无需扩大基础就可以安装塔吊。钢平台塔吊基础安拆方便,并能多次利用,不仅提高了钢平台塔吊基础周转率,而且施工方便快捷,钢平台塔吊基础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安全风险,经济效益显著。
塔吊基础采用钢平台塔吊基础,其是由两组交叉箱梁构成“十”字形,两组箱梁四个端部与螺旋管桩上端的法兰盘焊接固定,法兰盘焊接在螺旋钢管柱顶并通过法兰盘加劲板进行加固,塔吊基座则通过箱型梁预留的螺栓孔进行连接,塔吊基座下采用箱型梁加劲板进行加固。
钢结构桥梁三项装配式工装
完成单位:钢结构建筑公司
传统钢桥施工临时支撑多采用钢管或钢板抄垫,采用切割或焊接的形式调整标高,这就是传统的抄垫工艺,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效率较低。钢箱梁桥的拼装胎架多采用焊接的形式,根据箱梁的截面尺寸进行定制胎架,不具备调节高度和地面倾角的功能,通用性较差。
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创新采用卸落块装置、装配式胎架、装配式吊耳等工装。其中,卸落块装置采用多部件组装,极大便利桥梁标高的定位调节和后期卸载且可整体周转使用。装配式胎架通用性强,适应所有小型箱梁截面尺寸。装配式吊耳采用荷载分级设计,通过几种标准构件组成,可根据桥梁结构类型机钢梁分段重量来选择相应吊耳进行吊装,实现周转使用的目的。
一种深基坑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
完成单位:五公司
中铁四局五公司参建深圳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是集道路(上跨桥梁、地下通道)、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商业空间及停车场于一体的超大型现代化枢纽。
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以型钢为主材加工成标准长度的构件,将其模块化标准化并引入多点同步预应力加载系统,实现预应力施加及自动补偿功能,使之形成一套装配式并可实时监控预应力的型钢支撑系统。该系统由支撑标准节、围檩标准节、一体式三角件、连接件、加压构件等标准模块构成,通过整体式桁架杆件体系,使得体系中大部分杆件受压、小部分杆件受弯受剪,避免杆件受拉受扭,从而充分利用材料性能。该系统由多根主受压杆件组成,多根受压杆件再通过槽钢与盖板相连,使得型钢组合支撑具有超大的平面内稳定性,形成超静定、高稳定性、高强度的重型钢桁架结构。
城区狭窄环境顶管绿色施工成套技术
完成单位:市政公司
芜湖中山北路(更兴路至黄山路)段新建污水管网,W32-W47段全长405米,管道平均埋深为4.5米,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顶管管材为DN5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设计污水管道位于轻轨1号线下方,轨道高度为15米,管线距离轨道位置2.5米。
中铁四局市政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研发城区狭窄环境顶管绿色施工成套技术,其创新点表现在钢筒井的应用、新机械的应用、玻璃钢纤维塑料增强管材应用、微型顶管二次工法工艺。采用钢护筒沉井代替现浇混凝土沉井,节约了顶管井及顶管施工时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作为一种绿色节能型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用途广、可再利用的特点,符合顶管施工要求;微型顶管二次工法施工作业面占地小、日常顶进快、不用设置泥浆池及泥浆外运,可保障市区市容等特点,降低了施工对周围居民日常出行和周边构筑物及环境的影响。
一种反拉式锚下应力检测技术的应用
完成单位:五公司
预应力技术工艺较复杂,对质量要求高,如果现场施工不到位易出现以下问题:可能出现预应力筋欠张拉或者未张拉的情况;预应力筋在张拉完成后出现出现偏位、扭转以及回缩从而造成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梁在施工中容易发生钢绞线在孔道内相互扭结缠绕。
中铁四局五公司检测中心研究后采用一种反拉式锚下应力检测技术来控制梁场张拉的质量。其工作原理是:对露在体外的钢绞线进行整体或者单根张拉,同时测试张拉力和钢绞线伸长量。在拉拔力小于原有有效预应力时,夹片对钢绞线有紧固作用,能够自由伸长的钢绞线为露出的自由长度。在拉拔力超过原有有效预应力时,锚头与夹片脱开,能够自由伸长的钢绞线除露出的自由长度外,一部分位于锚下的钢绞线也参与张拉。此时,自由伸长的钢绞线长度就会有较明显的增加。
一种可折叠拆卸的地铁接触网作业梯车
完成单位:电气化公司
在地铁接触网施工作业中交叉作业的现象十分常见,而隧道区间作业空间十分狭小,传统的梯车需要推至邻近站台后搬运下道进行避让,在区间较长的区段里以及频繁的避让都会严重影响施工效率,所以一款能够快速避让轨道车的梯车显得尤为重要。
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通过对传统梯车两侧承力主梁进行改造,利用单侧伸缩杆和单侧转轴原理使梯车立体固定结构具备折叠成平面结构的能力,通过两侧主梁斜拉杆对梯车主体结构固定。折叠式梯车通过主梁斜拉杆两处销钉和上部平台护栏上两处销钉的插拔,即可实现全梯车快速折叠。折叠式接触网梯车雏形仍然采用原有的接触网梯车模型,但在功能上实现从固定整体式到折叠式的转变,避免作业人员为避让轨道车推梯车来回跑的情况。
穿越大型溶洞桩基实用技术
完成单位:七分公司
新建南崇铁路姑勒双线特大桥在30#墩、31#墩间上跨既有湘桂铁路,其中30#墩设计直径1.25米桩基6根,6根桩基全部揭示为连通型单腔溶洞;31#墩设计直径1.25米桩基6根,其中线路右侧4根桩基全部揭示为连通型单腔溶洞。
中铁四局七分公司采用刚度较大的40毫米壁厚钢套管做为外套管,解决了桩基无法成孔的难题。采用12毫米壁厚内护筒作为隔离保护措施,避免了桩基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四周无约束无法成桩的情况,解决了使用全套管过程拔出桩基质量和砼方量无法控制的问题。套管与内护筒之间缝隙采用碎石回填,混凝土灌注前在两套管缝隙间填塞1至2厘米少量碎石,避免桩基灌注时混凝土从内护筒底部流出,避免外套管拔出时被混凝土握裹套管拔出困难。
一种用于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架设的转角补偿托举顶推工装
完成单位:工程建设分公司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高速公路车流量越来越大,封闭或者半封闭既有高速进行曲线匝道桥现浇梁施工的方式已经被逐步淘汰,发展为采用钢箱梁的方式进行跨越。而山区复杂地形下的高速公路小半径互通匝道钢箱梁架设,由于施工场地狭窄,既有高速不能封闭或封闭时间受限的情况下,传统安装方法占路时间长、速度慢,难以满足要求。
中铁四局工程建设分公司在参建的高速公路钢箱梁架设施工中,通过两个变频调速托轮箱、两个被动托轮箱的托轮滚动,将钢箱梁托举向前顶推。两个变频调速托轮箱设在钢箱梁两侧底板下,根据曲线半径,内外侧设置不同的转动速度实现曲线转动。另外,通过两侧的横向限位滚轮限制钢箱梁顶推偏离中心线,带动钢箱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