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7版:花 簇 版面概览 下一版

勤劳的心灯

    散文/程跃智

    我参加工作以后,认识了一位补鞋的孙姨。

    其实孙姨她姓翁,她与我父亲的同事孙叔成家以后—直跟随着孙叔修铁路转展南北,因为是父亲多年的好友,我习惯叫她孙姨。修铁路的工地在哪里,员工的“家”就安在哪里。茅草工棚、石棉瓦房、竹耙棚,孙姨都住过。

    在计划经济年代,周日都休息。所以说周末对于单身员工来说,不是上街,就是拜朋访友。那时没有电视机,大家或串门聊天,或在家听听收音机。女工们三五成群结伴逛街,或者坐在草垛前织毛衣、纳鞋底。

    后来,我经过工程队推荐,参加工程段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调到段修配所工作。

    周末无事,我就到孙姨家。孙姨家有四个孩子,加上我共七人。在摆满美味佳肴的饭桌上,大家快乐地聊着天。饭毕,孙姨收拾好碗筷后,就挑起她的补鞋机和箱子出门。

    我关切地问:“孙姨你中午休息—会吧?”孙姨回复:“星期天补鞋的人多,我早点去,能多赚点钱。”

    孙姨出了家门,向当时五处铁路修配厂大门走去。她刚摆好摊,几个人就围了上来,—会儿便响起补鞋机的“光当、光当”声。地上,还摆着好几双待补的鞋。

    那个年代,员工们的生活大多不宽裕,缝缝补补是常有的事,所以补鞋、补衣服的生意都特别好。

    补鞋的行当有人认为是最底层人干的,我问孙姨:“若是有人瞧不起你,你会生气吗?”孙姨说:“我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没偷没抢没骗,不怕别人说!”

    孙姨不但在铁路修配厂大门口摆摊给工人补鞋,而且还挑担子走村串户给村民补鞋。那时补鞋收费只有两分多则—角。因为孙姨手艺好,收费便宜,颇受工人和附近村民的欢迎。她早七点出门,下午五点才回家,很是辛苦。担子—挑,就是三十多个春夏秋冬。

    曾经在《党员文摘》上,我看过《行动就是最好的机遇》—文,讲述—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朱某在京修鞋,为了供儿子上学多挣钱,—边修鞋—边努力学习西班牙语,后来华丽转身为故宫解说员,在北京买了房子,供儿子大学毕业。她说:“不要刻意去寻找什么机遇,因为行动就是最好的机遇。”孙姨抓住了机遇,她靠给人补鞋,供四个孩子完成了学业。

    如今七十多岁的孙姨健康快乐,住在儿子买的新房里,帮着儿媳带孙子,日子过得幸福而充实。

    孙姨,是朴实勤劳的化身,如—盏勤劳的心灯,照亮我前行之路。

    感谢孙姨,祝愿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