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穿山之路终贯通

——写在九景衢铁路何家隧道贯通之际

    ▲隧道贯通

    9月17日,历经26个月的艰苦修炼,由局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一分部(四公司)施工的全长3158.22米的何家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都说西天取经难,我看我们这隧道何止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所幸最后安全顺利贯通了!”在17日晚的贯通聚会上,微醺的分部经理周忠华对笔者吐露道。这两年多的时间,这位年轻的项目经理被何家隧道这个他的“眼中钉”折磨得够呛。

    A 山水相阻

    万事开头难。何家隧道位于素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称的衢州市。山水景点虽美,却成为工程施工的一道屏障。由于施工要贯穿整座山体,隧道底部距离山底将近30米,如何在陡峭的边坡上施工是一分部遇到的首个难题。

    施工必须要征地。由于刚到新工地,和地方合作关系还未建立起来,加上村民对建设的抵触,刚开始的征迁工作既困难又被动。为了能够早日拿到地,党工委书记谢建军作为征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每天所有的事情就是在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县铁办、乡政府和村委会这几个地方连轴转,解决有关用地手续、树木砍伐、土地丈量和赔偿等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大约两周的时间,隧道出口的第一块地终于征了下来,并于2014年5月21日正式破土动工。

    然而,第二个难题接踵而来,需要两端同时进行施工的隧道进口难度更大。进口端临近宽约450米的长风水库,与公路隔绝,只能修建栈桥作为施工便道。为保证进口尽快形成工作面,一分部自购两艘采砂船组装改造成渡轮作为前期施工机具和人员的运输设备,每天不间断进行接送,一直到10月份长风水库放水,施工便道和钢栈桥修通后才结束。2014年7月24日下午5点多,在往进口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渡轮开至离进口码头大约30米的时候,渡轮两个螺旋桨发动机都发生了故障,渡轮在水库中停了下来。分部在现场的8名员工和施工队伍的20多名员工找来几根钢缆绳,让工人坐小船将缆绳一端固定到船上,另一端固定到码头的柱子上,然后所有在场人员一点一点将渡船拉过来,经过约半个小时的努力,渡船总算安全靠岸。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内,正是靠着这艘经过改造后的渡船,将一船一船的人员和材料、机械不断往隧道进口运送,隧道进口的各项工作才得以正常开展。

    B 水帘洞

    何家隧道洞身穿越煤系地层、断层、可溶岩地层、浅埋地段、遇水易软化的软质岩等,加上隧道所在山体为规模较大的山谷相间,水补给来源较广,洞内水较多,分部员工戏称何家隧道是“水帘洞”。

    在进口掘进到大约810米时,洞内突然涌水,水量最大时达4000方/天,副经理杜文平带领安全员时刻关注掌子面涌水情况,每小时对涌水量进行测量,并做好详细记录。在积极联系业主、设计单位等相关人员到现场察看后,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他们一方面找专业队伍进行注浆止水,另一方面同时用8台大功率抽水机对涌出来的水往外排。那段时间杜文平的第二个孩子即将诞生,因此他家里天天打电话催他早点回去。他却和项目经理说:“现在工程遇到这么大的难题,就算是回家了也不会安心,等水止住了,能够开挖了我再回去,到时多给我两天假就行了。”经过10天的努力,洞内的出水量明显减小,可以进行开挖作业。这时杜文平来不及休息立刻往家里赶,等到家时,他的小儿子已经出生了。

    C 岩溶地质

    今年4月,在何家隧道剩余80米就将贯通的时候,遇到了开工以来最大的难题——隧道突泥涌水,经过检测,剩余80米全是岩溶地质。这个消息对一分部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一分部联合业主从全国各地请来了7位专家共同商讨方案,最终采取帷幕注浆对岩溶地质先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再进行开挖。剩余80米的隧道总共分四个循环进行注浆开挖,为了详细掌握首次注浆的数据和效果,为后续几个循环提供经验,项目经理周忠华和总工戴国安每天至少有一个人带着技术员全程在洞内进行旁站。由于帷幕注浆时,洞内的灰尘非常大,每次他们出洞后脸上就只能看见带口罩和眼镜的地方。

    经过4个多月的帷幕注浆和开挖施工,8月底注浆工作全部结束。半个月后,隧道全部贯通。

    (通讯员 向垚 陈子华 王晓龙)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