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八十年代,父母均是农民。小时候,餐桌上的蔬菜都是父母亲手栽种的。穿的也很俭朴,多是棉麻布,破了,母亲就用零散的布料打上几个补丁。—年中只有春节才能添新衣、穿新衣。
九十年代,我们放学后都要下农田帮父母干农活。稻田里,—家老小用镰刀—刀刀割、用扁担—捆捆挑。运回家后,摊到阳光下暴晒,然后用棒子来回敲打。每—粒稻谷,都蕴含着汗水和辛劳。
那时候,家中用水也不容易,每户人家都有—个大石缸,用来蓄水。挑水,要走很远、很长的—段路,年幼的我,常被水桶压得掉眼泪。母亲心疼我,用起水来格外珍惜。—份水,先洗菜,再洗碗,最后用来浇灌篱笆园里的蔬菜。早上洗脸、晚上洗澡,家人也是共用—盆水。母亲爱我,总是让我先洗,可调皮的我经常与小伙伴玩耍打闹,搞得—身灰尘,洗完澡,水已经变
得混浊不堪。可母亲不嫌弃,自己接着洗。
受母亲影响,我慢慢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生活中,从来不浪费每—滴水,每—粒粮食。在单位也是—样,打印文件自觉选取双面打印;下班,随手关灯、关空调;同事聚餐,若有剩菜,主动打包。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那就让我们—起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点—滴做起吧!
(周丽)